其他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人才补充计划新鲜出炉

2018-01-20 青马工作室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现为了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学校2018年人员补充工作,进一步加强我院人才队伍建设,现就2018年我院人员补充工作做如下安排:


01

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人事处发布的《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人员补充工作意见》通知,按照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思路,坚持“聚焦一流、面向未来、统筹规划、重点建设”的原则,有序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努力建设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各类人才队伍,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好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保障。


02

补充原则

(一)学科引领。以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凝练学科发展和队伍建设方向,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聚合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逐步形成有实力、有潜力、有特色的学术梯队,提升学校一流学科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特色。结合学校“立足基础、加强应用、促进交叉、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形成优势”的学科建设方针以及卓越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需要,严格把控教师教育师资补充数量和质量,加强教师教育支撑学科及其相关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三)改革驱动。按学校有关要求试点推行教师高级岗位特聘制度、继续试点推行新进教学科研人员准聘、长聘制度和以师资博士后替代常规补充的教学科研人员补充制度,进一步推进外籍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质量;试点专职科研岗位聘用工作,按照合同聘用方式引进或补充专职科研人员,经费由教学科研单位和学校共同承担,有序扩大专职科研队伍规模,提升科研实力,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

(四)坚持标准。以学校和我院学科及队伍建设规划为基础,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问题,按照学校各类人员补充条件,坚持“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原则,统筹规划、严格标准、分步有序进行补充,逐步实现教学科研人员补充由整体规模增长转为队伍结构优化和队伍质量提升。


03

补充数量

    我院人才引进学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补充人数总计16人(其中高层次人才名额为6人,师资博士后名额为1人,引进或常规补充9人),均为教学科研岗,具体详情见阅读原文处。


08

补充条件

1.引进或常规补充教师

(1)原则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一般应在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知名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应具有博士学位,已经获得副教授职称的国内高水平大学学术骨干优先录用,没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但是国内高水平大学学术带头人同样优先录用。

(2)原则上应届博士年龄不超过32周岁;具有副高级职务或相当水平的博士不超过40周岁;具有正高级职务或相当水平的博士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3)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非外语专业人员至少应具备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和撰写专业论文、或进行学术报告的能力。

(4)胜任本学科主干课程教学工作,学术业绩应超过学校本学科同类人员平均水平,且具有学术发展潜力。

2.博士后研究人员

(1)具有博士学位,且博士研究生毕业不超过3年。

(2)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符合各流动站对博士后人员招聘岗位的要求。

05

招聘流程

人员招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应聘报名→资格审查→考核评价→确定拟聘人选→人事处审核→公示→学校审批。具体招聘程序见“阅读原文”。


06

其它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人员补充计划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招聘流程见阅读原文。在人员招聘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人事处人事科联系,联系电话:(029)85310360。

我院办公地址:陕西师范大学文澜楼C段四楼

我院办工信箱:mkszyxy@snnu.edu.cn

我院咨询电话:029—81530722


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陕西师范大学独立的二级教学研究机构。学院负责面向全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学位和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教学论(思政)等硕士学位点授予单位,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驻站单位。学院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始终坚持学科自信、学术自信、专业自信和课程自信,在人才培养上鲜明地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和重能力的培养特色,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人才。

学院始终坚持学科自信、学术自信、专业自信和课程自信,建设起了一支教风优良、研究能力突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教学和研究队伍。目前,学院有专职教师51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副教授24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1人,省“四个一批理论家”之“一批宣传家”人才入选者2人,教育部“马工程”教材编写专家2人,教育部全国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教育部教学能手称号获得者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英才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获得者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2009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了1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仅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就发表论文10篇,出版专著18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4项。

学院具有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体系。目前招收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招收有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国际政治、课程与教学论(思品)、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在院研究生有200余人。在博士培养层次,学院还承担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1023计划”、高校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各类专项计划。


我们在马院优秀的院风和学风中成长成才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始终坚持学科自信、学术自信、专业自信和课程自信,建设起了一支教风优良、研究能力突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红色”队伍。

“勤勉、敏学、图新”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风建设的基本理念。自学院独立设置以来,加强学风建设始终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学院向学生宣传“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截至目前,学院出台了“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课堂考勤制度”、“学生晚自习管理制度”、“奖励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的意见”等多项文件,以保障优良学风。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悬挂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楼的这句马克思名言就是我们院风很好的提现。、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院教职工兢兢业业,传道授业,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各年级同学,潜心读书,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院师生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做到在马学马、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研马、在马爱马。


学院办公一角

编辑:全泽慧

图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张倩

总编:李昀儒

✪ 第378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